生態循環農業一般指生態農業。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為加強員工業務能力,中農天陸于2022年4月6日在北京 金碼大廈召開了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會,公司各部門員工到場參加。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載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綠色絲綢之路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理念引領不斷增強,交流機制不斷完善,務實合作不斷深化,我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同時,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突出,生態環保國際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3月21日,農業農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視頻方式共同召開部省共建江西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推進會,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江西省委副書記吳忠瓊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西省副省長胡強主持會議。
陽春三月,萬物生長,農民也開始忙碌起來了。益陽市赫山區八字哨鎮的新農人趙建軍早早便忙活了起來,早上七點他要趕到油菜花農田工作地點,為客戶進行農業無人機噴灑農藥工作。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蘇脆弱,氣候變化挑戰突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巨。黨中央認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2021年1月18日至1月20日,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規劃所”)受委托,開展《安徽省某現代功能農業科創園融合發展詳細規劃》項目初期調研工作。
2022年1月14日下午,中農富玉與廣西大學農學院再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當天同時揭牌“產學研合作基地”“三全育人實踐基地”“耕讀教育基地”。